Tip
希望大家能把他们运用到生活里,这种思维模型可以让人更理智的做出决策,实事求是,客观看待事物,能够做到客观看待事物的人,必然能看到本质,趋吉避害。
📜 故事背景:一个赌博分钱的难题
300多年前,有两个法国数学家——费马和帕斯卡,他们研究了一个赌博问题:
甲乙两人赌博,每局赢的概率都是1/2。
先赢满5局的人拿走全部奖金。
但突然比赛中断时,甲赢了4局,乙赢了3局。
奖金该怎么公平分配?
🎯 费马和帕斯卡的解决方法
他们用了不同的思路,但答案一样!我们分开看:
1️⃣ 费马的方法:看“未来可能”
费马说:“我们只看接下来最多还需要几局就能结束比赛。”
- 最多再打2局(因为甲差1局赢,乙差2局赢)。
- 可能的2局结果有4种(用A表示甲赢,B表示乙赢):
- AA:甲赢第5局,直接结束。
- AB:甲赢第1局,乙赢第2局 → 甲已赢5局,比赛结束。
- BA:乙赢第1局,甲赢第2局 → 甲赢第5局,比赛结束。
- BB:乙赢2局,比分变成4:5 → 乙赢。
关键发现:
- 前3种情况(AA、AB、BA)都是甲最终赢。
- 只有第4种(BB)是乙最终赢。
所以:
- 甲赢的概率 = 3/4
- 乙赢的概率 = 1/4
奖金就该按3:1分!
(比如100元 → 甲拿75元,乙拿25元)
2️⃣ 帕斯卡的方法:用“期望值”
帕斯卡更聪明,他想:“如果比赛继续打下去,平均每人能拿多少钱?”
他用了一个叫**“期望值”**的概念(可以理解为“平均结果”)。
- 如果甲再赢1局(概率1/2),甲直接拿100元。
- 如果乙赢下一局(概率1/2),比分变成4:4,此时两人机会均等,每人拿50元。
所以甲的期望奖金是:
½×100+ ½×50=75元
乙的期望奖金是:
½×0+ ½×50=25元
答案和费马完全一样!✅
🎲 什么是概率?
通过这个故事,他们发现:
概率就是“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”,用分数表示。
比如抛硬币正面概率是1/2,骰子掷出6的概率是1/6。
🌟 初中能学什么?
你现在可以掌握:
- 用列举法算概率:比如掷骰子、抽扑克牌。
- 期望值:平均每次能赢多少钱(比如抽奖活动)。
- 公平分配:像费马帕斯卡一样,用概率解决生活中的争议。
🎮 小游戏练习
问题:你和同桌玩“剪刀石头布”,赢的人得1分,先赢3局的人得10元。
现在比分是2:1(你领先),但突然要放学了,奖金怎么分?
提示:用费马的方法,看最多还需要几局?
(答案:你赢的概率是3/4,同桌是1/4,你拿7.5元,同桌拿2.5元)
📚 总结
- 费马:用“未来所有可能”计算概率。
- 帕斯卡:用“平均结果”计算概率。
- 核心思想:公平分配 = 按概率分!
❓费马和帕斯卡的方法区别
一句话先总结:
费马是“把全部未来可能的情况都列出来,再数比例”;帕斯卡是“直接算每个人平均能拿多少钱”。
用刚才那个分奖金的故事,我来给你做一个“对照表”,就能一眼看出区别。
比较点 | 费马的方法 | 帕斯卡的方法 |
---|---|---|
思路 | “穷举”:把接下来所有可能的比赛结果都写出来,再统计谁赢。 | “期望”:不穷举,而是用一步一步的“平均结果”倒推。 |
计算过程 | 1. 列树状图:最多再打 2 局,有 4 种结局。 2. 数一数:3 种结局甲赢,1 种结局乙赢。 3. 概率比 = 3 : 1 |
1. 先算“如果下一局甲赢”会怎样。 2. 再算“如果下一局乙赢”会怎样。 3. 把两种情况的奖金按 1/2 和 1/2 加权平均。 |
关键词 | “所有可能”、“树状图”、“数个数” | “平均值”、“倒推”、“加权” |
优点 | 直观、容易看懂,适合小局面 | 计算简洁,局面再大也能用公式 |
缺点 | 局面一大(要打很多局),树状图爆炸,写不完 | 需要理解“期望”这个新概念,第一次接触有点抽象 |
再举个超小例子帮你感受:
抛硬币一次,正面你得 10 元,反面你得 0 元,怎么算你“平均能拿多少”?
- 费马式:把两种可能列出来,正面、反面各 1 种 → (10 + 0) ÷ 2 = 5 元。
- 帕斯卡式:直接用期望公式:10×½ + 0×½ = 5 元。
答案一样,只是走的路不同。
所以,你可以这样记:
费马像“老实人数格子”,帕斯卡像“聪明人心算平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