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念起
早上到公司,准备冲黑咖,瓶子里的117正好就倒光了,看了空瓶发了呆,自嘲的笑了一笑;这杯黑咖放公司一两年都没喝完,今天喝光了,是不是预示着自己要离开这家公司了,今天周五也是11月份最后一天上班时间。
这家公司
扩张
上一家金融交易所解散拿了赔偿,我开始换工作,投递了很多家,也尝试去干几家都不太满意,我一般对于不适合的工作一周就能知道,立马辞职离开,这样子对于双方都是好事情。后面发现没有合适的工作,就开启职业投资,专心研究项目。有天,有个人事找我,他说我很符合他们公司要求,然后两个老板要分别面试我,于是我通过了这家公司的面试。
我以售前的岗位入职了这家公司,这家公司刚拿到融资,百分之80的人都是我这批扩张进来的,销售也有十几个分散在全国,在这里我认识了我的大徒弟j,原来是两个办公室,商务研发分别一个,经历了半年,不断的换销售,而我也不断的接触各类客户,最后销售业绩还是零,一年后公司开启大裁员,只留了三个销售,其他人都没有了,j每天下班就跟我去打篮球锻炼身体,周末经常一起去财神庙拜财神,后面他表达了他想跟我学习投资,我说进入这个行业大概率会经历痛苦悔恨,亏光,但是他依然坚定的想要了解这个世界,当然后续也验证了,他也确实一步一步掉入了这个深渊。刚进入这家公司奇葩也蛮多的,有一个销售无业绩疯狂抠细节一看就是一个油子,第一眼让你不舒服的人,你不管多长时间相处还是会厌恶他;我基本上不跟他接触,这种越少接触越好,他被分配为j的小领导,每天疯狂的抠细节让他们搞汇报,j对此也蛮痛苦的,j有了业绩,他还没有,于是乎他小领导被辞退了,j是公司存在最久的员工。
这家公司工作强度还是蛮大的,做售前不管你做多少遍方案老板都不会满意,这一点我是可以理解的,每个人只会对自己做的东西满意,经常出差跑客户,早上四五点钟起来去做地铁坐高铁,凌晨坐飞机回来,工作内容也变广了,售前的事情要做,售后的事情也要做,产品交付的事情也要做,也要跟研发去交流,小公司大多数是一个人当多个人使用,我也可以理解,不过自己还是要照顾好自己身体,别人可不会管你的死活,所以我也会跟销售说让他们合理安排时间,拒绝不合理要求。j最后也离开了公司,后续hz这边至此没有了任何销售,我有一段时间一个人一个办公室。
缩减
公司减少开支,去掉了不少研发,跟我一起入职的研发不少被开除了,然后我也跟研发一个办公室,减少租金;销售人员也变成了老板,老板联系客户,我给做线上演示培训,其实大部分公司招聘的销售也不是太懂我们的产品,他们负责联系一下客户,约客户时间,我线上沟通演示,后续交付也是我,销售只是联系一下,公司也是看中他们的人脉资源而已,实际上这种方式进来的客户,试用过后大部分是不会签单。里面也有一些牛逼的销售拿两三万的底薪过来混日子,j的小领导也是其中之一,这属于公司早期摸索阶段,想通过有资源的销售迅速的打开局面,最终证明完全不行,也跟我们做的产品有关系。
突破
公司商务负责人z也是股东他负责金融客户这块,但是两年了没有任何客户,这个人也是我最开始的领导,原先有个研发x,从开发主动到我这个岗位,我判断x在我这个岗位待不了多久,他是公司第四号员工,前面三个都是公司老板股东,x开启了他跟z还有销售跑市场之路,也就是我之前的工作内容,x这个人属于自驱动奋斗型,这种上进的人主动自觉的完成工作,但是不适合跟着z,因为z他之前混大公司语言文案的艺术造诣很高,边界感很弱,他不管什么时间都会去联系你,你没周六周日休息时间,下班也会联系你,没有边界的人做你领导,一般人是干不了的,而我在他手下干了一年多,这一年多还每天写日报,要不是我之前经历过阿里的文化熏陶,也每日写日报每周周报周五开会,我肯定是撑不住的,x进来不用写日报,半年后,x跟我说他要走,他觉得自己是无用功,他跟z没有学到任何东西,而且x跟客户交流,z说你不能这么说,你要这样子,等下次x跟客户按照他说的,然后z要跟他说你这样子不对要那样;至此x知道自己不应该待在这家公司了。x是我见过的员工里的天花板,我也认为他是全公司里打工人的天花板,好员工,一号员工一路走来也已经说明了他,无需他人评价。另一个大老板h,稳扎稳打,一直搞互联网,一直通过优化产品去提高竞争力,不断的跟互联网企业交流演示沟通,慢慢的有了突破,更多的互联网企业愿意试用,渐渐的打开的局面,初次接触你会发现z比h更好,因为言语交谈等,z更有技巧,时间久了你会发现h才是务实之人,后续我也看了他的公众号他的成长经历,他从四川小山村里杀出来,并且入职外资企业,在阿里也呆过,他是吃到了互联网整个红利的人,后续通过开发产品,卖产品出售公司赚到更多的钱,这里不展开说,我个人是更偏向于h这种务实稳扎稳打的人。
视角切换
经营者角度:将想法变成产品是一个很大的鸿沟,资金问题要处理,人员开支的控制,很多时候创业要理智,甚至物化员工,因为他们只是你实现目标的一个一个棋子,你要的是节省开支招聘到性价比更高的员工,甚至是让他们加班,加班不给钱,都是很正常的事情,投入最少的钱,产出好的产品,卖出更多的产品,获利更多,这是经营者在没有法律状态下的理想状态。所以我对这家经营者做的事情还是能接受的,因为在国内这种大环境下,h他做的还不错,并不算太苛刻对待员工,经营者对于员工的好坏有时候并不取决于经营者本身,当大环境都在让员工加班加大产出,甚至不给钱让他们干活,他们产品更便宜,而你优待员工你的产品价格高,自然跟他们竞争没有任何优势,你将会倒闭亏钱。
员工视角:你的价格取决于市场,你的待遇取决于当前所处的人权保障法律执行情况,这是一个生态问题,并不是你能够解决的,而且生态是动态变化的,如果无法换打怪地图,建议是适应环境,挑选一些不太苛刻员工的公司,保证自身身体健康,身体是我们唯一活着这个世界上的容器,即使你再卷再优秀得到再多的奖状证书,最终人走了,也只是一个垃圾桶就能装满扔掉的东西而已。改变不了就接受,有时候三和大神他们并没有错,尽量做到自洽,不冲突,不要放弃自己,不伤害自己也不要伤害别人。